|
|
|
|
|
|
|
|
|
|
|
|
|
|
|
|
   
站 内 搜 索
名医缘何频频“被出诊”?
作者: 发布时间:News_date 已被阅读:

            

    近年来,部分医疗广告或医院宣传资料上,大医院知名专家在非本医院“被出诊”的现象屡见不鲜。3月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广东省卫计委副主任廖新波、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等5名专家,以个人身份联合发起微签名“名医被出诊”活动,直指医疗领域虚假信息——名医“被出诊”。

    “这些虚假信息不仅让医生的名誉受损,更严重的是对患者造成伤害,那些希望找专家看疑难病的患者,花了很多钱看到的其实不是专家,甚至连行医资格都不具备。”说到医疗领域虚假信息泛滥的危害,庄一强认为它伤害医生和患者的同时,对当下的医疗环境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庄一强总结说,名医“被出诊”的方式通常有三种,一种是“一次性被出诊”,就像郭应禄院士那次“被义诊”的经历一样。为了忽悠足够多的人来医院“治病”,这种假义诊的动作通常都比较大,被冒充的专家地位也比较高,往往都是院士、知名专家等。

    名医“被出诊”现象普遍

    很多医生发现,自己不但“被代言”,成为某类药品的代言人,甚至还“被出诊”——照片和简介被放在一些根本没听说的医院网站上,并被冠以“医学顾问”、“出诊专家”的头衔。

    作为此次微签名活动的发起人之一,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主任委员尹佳便遭遇了“被出诊”。2013年5月,一位就诊的患者问尹佳,“尹教授,您是不是还在西安出诊?”尹佳说,“没有啊”。患者告诉尹佳,在网上见到了她在西安出诊的信息。

    回家后,尹佳第一次在网上搜索自己的名字,结果让她大吃一惊。相关网站上的照片、研究成就等的确是关于尹佳的,然而,所属医院却是西安牛皮癣治疗中心,专业擅长里还增加了皮肤性病。事实却是,尹佳不在西安出诊,而她的专业领域是变态反应,而非皮肤性病。当时,尹佳所在医院的很多大夫也都去网上搜索了自己的名字,发现不少“被出诊”、“被性病”、“被牛皮癣”。

    庄一强讲起了郭应禄院士的一段经历。“郭院士说有一次他的进修生从外地给他打电话,问他是不是要到那个地方义诊,还说当地某医院已经进行宣传了,可郭院士自己根本不知道这回事。到了‘义诊’当天,那个进修生专门跑到那家医院去看,居然好多患者在排队,现场还坐着个穿白大褂的人冒充郭院士。”

    “虽然没有做过严格统计,但从观察来看,男科、妇科、不孕不育、皮肤性病科是‘被出诊’问题的重灾区。而中国男科领域的学科带头人郭应禄院士,不幸成了这些虚假信息最‘钟爱’的对象。”庄一强说。

    2013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中医泰斗、北京医院教授李辅仁讲到自己“被出诊”的经历,90多岁的老人家一度哽咽。三家医疗机构的宣传栏里贴着自己的巨幅照片和简历;更有甚者,还有人用他的名字注册了商标,销售以“李辅仁”命名的药丸。他还经常接到从全国各地寄来的控诉信,说花了好几千块钱买药却没疗效,希望他能退款。但他对此无能为力。

    “被出诊”方式各异

    “更多的则是‘永久性被出诊’”,庄一强说,“他们先在网上搜索谁是这个领域的知名专家,然后直接把专家的照片、简介贴到自己医院的网站上。再通过搜索引擎的竞价排名,让大量的病人看到专家在自己医院出诊的信息,把人骗到医院去。”

    第三种则是“路过性被出诊”,往往是一些小医院的院长去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时,借机跟大专家合影,回来就把照片放在自己医院的网站上,写着“我院荣幸地聘请某专家担任顾问”。“这种事胡大一教授就遇到过,甚至有一家医院还在网站上写着‘发放顾问津贴’,意思是给顾问发了钱,可胡大一教授根本没听说过这家医院,更没有当顾问这回事。”庄一强说。

    据了解,这些不良医院会通过刊登广告,打出“某某专家就在你身边”的旗号,还可能在医院里到处张贴广告,误导病人。记者发现,只要从一些三甲医院附近走过,便有众多发传单者争相塞上各种形式的宣传单。这些宣传单穿着报纸和医学刊物的“马甲”,名目众多,“新闻”内容大多和癌症有关,并附有大篇幅的“治愈病人”和“专家”的现身说法。

    据业内人士透露,通过传统媒体投入医疗广告成本较大,且相关部门的监管日益严格,于是,不少民营医院选择办这样的刊物来宣传医疗服务,投入成本较低,也能吸引不少患者的眼球。

    医托也是不良医院欺骗患者的帮凶。尹佳表示,在门诊中不止一次地遇到患者被医托所骗的事情。同时,还有人打着“尹佳老师叶世泰教授”的旗号行骗。为此,她不得不在好大夫个人网站停诊公告区明确写明:本人仅在北京协和医院东院区出诊,未在除北京协和医院以外的任何医疗机构出诊。请患者避免被医托以任何借口带到其他诊所或医院就诊。本人的导师是叶世泰教授,他现在已不出诊,请患者不要被“尹教授老师在外坐诊”的医托所骗。

    包装“专家”糊弄患者

    “广告都做得那么大、那么好,谁知道其实是这样的。”很多患者在投诉时表示,之所以会去那家医院看病,是因为该医院所做的广告,以为真的找到了救星。

    据了解,一些不良医院还会在网站上将同业领域内具有知名度的专家与自身团队一同介绍,让人产生模糊判断和误解。一位曾在某民营医院做过企划的人士表示,作为企划人,哪怕仅仅是刚入民营医院的普通企划部员工都知道“专家靠包装”,这是整个行业内几乎所有民营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难以请到真正的专家,只能进行包装了。

    据透露,打着专科医院、专家团队等旗号的不良医院为数不少,甚至,他们已经形成了某种固定的营销模式。此外,他们还会通过各种关系,尽量取得越来越多的荣誉,让自己看起来光鲜亮丽。但这些所谓的光环,都是虚假的。

    有一家民营医院被曝在营销推广中宣称的院士授牌颁奖、医疗新成果在学术峰会上被权威专家肯定等内容虚假,欺骗消费者。该民营医院负责人坦承,民营医院发展空间有限,必须进行大量宣传,才能吸引患者前来就医。在这过程中,不免有急功近利的行为。

    有媒体进行调查后发现,某医院对外宣称的优秀医生队伍子虚乌有。在网站的医生介绍中,医院推荐了6名该院的专家,个个都号称是主任,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科研成果。然而,在卫生系统的医师联网考核管理平台,对这6名医生的真实学历、从医资格、经历进行比对,结果发现,没有一名是真正的妇科主任医师,也没有一人是所谓的专家。

    虚假信息泛滥危害不浅

    说到虚假信息泛滥的危害,庄一强认为它伤害医生和患者的同时,对当下的医疗环境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医改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大量民营医院涌现,可患者分不清哪些是正规医疗机构,哪些是挂羊头卖狗肉;新医改鼓励医生多点执业,但虚假信息的泛滥,让患者分不清医生到底是真的多点执业,还是‘被出诊’了。几颗老鼠屎,可能坏了一锅粥。”

    尽管没有发现过自己“被出诊”,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凌锋仍然愿意站在活动发起人的行列。“名医被出诊的现象由来已久,所以大家似乎都习以为常了,但它的负面影响却很大。”凌锋表示,首先,这对患者非常不利,得病已经很不幸了,还要被这些不负责任的医疗机构欺骗,这等于是往伤口上撒盐,让患者更加“伤痕累累”。同时,这种事情频繁发生,也会让老百姓对整个医生群体越来越不信任。结果真正治病救人的医生被连累,躺着中枪。

    在凌锋看来,医生要维护自己的清誉,正本清源的成本太高了。医生需要自己去侦查、请律师、发声明等,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因此,多数医生基本上是无能为力。此外,政府对于这类违法机构的惩罚力度太小。通常情况是,一旦某不良机构被举报,他们会先把虚假信息删除以避风头。然而,风头一过,这些内容又会重现。“一些有影响力的医生,应该站出来,让那些违法机构知道发布虚假信息的代价,并发动更多的人去关注这种社会现象。”凌锋说。

    “为何这种现象屡禁不止,患者总被欺骗?我觉得,首先是监管不力,政府对这类违法违规事件惩罚力度不够。”尹佳指出,由于违法成本低,而收益却巨大,因此,总有人铤而走险采用违法手段欺骗患者。此外,老百姓求医心切,很容易被虚假信息所迷惑,被骗子利用。令尹佳略感欣慰的是,近年来,“住院医师培训”、“专科医师培训”等医生准入制度陆续开展了,同时监管体制也越来越严格,相信未来这种“名医被出诊”的现象会越来越少。

    南方日报记者 赵兵辉

 
关闭窗口
 相关资讯
 · 名医缘何频频“被出诊”?
 · 省社会组织管理局推介我会
 · 医院花钱买奖是糊弄患者
 · 揭穿“权威机构”的狼皮
 · 公立与民营,各有各精彩
 · 瑞典华人专家清远山区支医
 · 南方日报:广州专家走进乐
 · 委员将联名呼吁加强医患沟
 · 广东健康扶贫走进贫困村工
 · 创新医保扶贫等制度助粤民
 · 基层医院搞不好 大医院永
 · “医院反哺政府”何时休?
 · 禽流感来袭, 疫苗 去哪
 · 系统培训县级公立医院管理
 · 聚焦中国儿童用药之困:用
 · 医保卡被锁何时休?
 · 冬霾来袭 警惕心脑血管疾
 ·  今年起补贴基层卫生技术
 · 江门:职工大病医保最高报
 · “抗雾霾食品”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