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站 内 搜 索
广东医疗“强基层”三年成绩单出炉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10 已被阅读:

 2019年12月31日,广东宣布,47家升级建设中心卫生院全部开业!这一刻,意义深远。它标志着,在三年的建设下,广东的医疗“强基层”工作取得扎实成果。 

 2017年开始,广东启动医疗“强基层”建设,各级财政统筹安排500亿元实施软硬件七大类18个项目,要求“三年建成、五年形成服务能力”,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补短板”任务。如今,这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基本完成预定建设目标。 

 大楼建起来了,病房宽敞了,人才入驻了,新技术开展起来了……三年来,从县到镇村,广东三级基层医疗体系建设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群众的获得感明显提升。 

 A “硬件”升级 

“家门口”医院可救治急危重症 

 江门直肠癌晚期患者伍女士没想到,她的命能在“家门口”的江门台山市汶村中心卫生院被救回来。 

 2019年10月30日,在这家卫生院住院的伍女士突然剧烈腹痛,CT检查后,确诊直肠癌病灶急性出血。此时,转运到一小时车程外的台山市人民医院已来不及,救治必须争分夺秒。 

 台山市人民医院驻汶村挂职副院长陈浩波、普外科陈嘉胜等专家先行止血,汶村中心卫生院紧急调血,台山市人民医院同时派遣相关专家火速赶往汶村支持。约3小时手术后,伍女士转危为安。 

 “没想到,‘家门口‘的医院也能救治急危重症!”伍女士出院时感慨。如今,越来越多的基层群众如伍女士一样,感受到了家附近的医院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变化起始于三年前。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健康,而广东医疗卫生服务的短板在基层。新一轮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大会战”由此打响。 

 2016年1月,广东省财政统筹安排112亿元实施强基创优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广东各级财政投入500亿元,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实施软硬件七大类18个项目,推动基层服务能力实现根本性提升。 

 47家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是其中的首要任务,也是重中之重。此外,还要升级建设190家县级公立医院,支持1万家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488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 

 2018年8月,江门台山市汶村中心卫生院开业,成为47家升级建设的中心卫生院中首家建成开业的医院。 

 截至2019年12月31日,47家升级建设的中心卫生院全部开业,总计新增建筑面积48万多平方米、病床10341张、万元以上设备3174台、ICU床位350张、血透室床位455张、手术室196间。 

 大楼建好了,设备配备了,人才增加了,新技术也开展了。全部开业后,47家升级建设的中心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增加3260人、增幅41.9%,一级诊疗科目累计增加172项、增幅25.5%,二级诊疗科目由原来的36项增加到308项,并将逐步开展腔镜、介入等三级手术。 

 其他建设项目也在加紧推进。目前,190家升级建设的县级公立医院已基本完成主体基建工程(含单纯配置设备26家),其中73家已投入使用。 

 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新增3万多张病床,大幅度增加医疗供给。此外,广东56家县级急救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488间乡镇卫生院及1万间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基本完工,就近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B “软件”提升,打出吸引和留住人才“组合拳” 

 硬件建设只是强基层的一部分,强基层的关键是强人才。广东医疗“强基层”项目打出了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组合拳”。 

 一方面,提高基层医生的待遇水平,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广东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边远地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岗位津贴以及村医补贴,核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事业费补助经费,订单定向培养医学生和培训全科、儿科、产科医生(助产士)。 

 目前,这些项目均已按计划完成。三年来,广东共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培训全科医生累计17273名、产科医生(含助产士3128名、儿科医生1096名,招收订单定向医学生3375名。 

 另一方面,广东还注重引进高质量人才,实施县级公立医院专科特岗计划、百名首席专家下基层等。 

 “钳子在这里再绕一下,对,然后打个结……”腹腔镜模拟器旁,海丰县梅陇镇中心卫生院(海丰县第二人民医院)的年轻医生正专心致志地进行操作,62岁的主任医师许永在一旁耐心指点。 

 许永是广东省首批“百名首席专家下基层计划”的专家之一,在他的带教下,当地不少医生已经可以进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了。“能够在中心卫生院学到腹腔镜技术,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海丰县第二人民医院外科主任高超瑜说,大家非常珍惜这个学习机会。 

 在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方面,广东也正在加紧推进,城市医院对口帮扶工作正在按计划落实。目前,全省已统筹推动54家三甲公立医院与78家县级公立医院,建立起“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关系。 

 “互联网+”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插上了“翅膀”。一块屏幕,连接了省城专家和基层医生。目前,广东已完成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远程医疗平台的建设,全省1967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含47家中心卫生院)已全部使用统一信息系统,初步实现省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与国家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和省、市、县、乡、村各级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全覆盖。 

 未来,广东还将实施“智能医生进基层”工程,将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人工智能医生助手等拓展到县级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扩大人工智能医生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覆盖范围。 

 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强基建设18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后,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条件将得到显著改善,服务能力将得到明显提升。

    ■纵深

    增强人力、激发活力、形成合力

    广东“强基层”为全国贡献“广东经验”

    基层强不强,人才是关键。建好大楼、配置设备相对容易,吸引和留住人才却并非易事。在紧锣密鼓开展项目建设的同时,广东花大力气先后出台政策,加大投入,解决基层医疗人才短缺、业务活力不足、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探索出了有效的“广东经验”。

    增强人力▶▷

    到2022年新增卫生人才3万人

    人才供给不充分是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首要问题。广东把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不充分问题作为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年来,广东多管齐下,打好“组合拳”,增加基层卫生人才总量,提高基层人员素质,推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

    2017年,广东推出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储备工作的通知》,通过开展基层卫生人才“六个一批”,即组织招聘一批、市县医院分流一批、订单定向培养一批、三甲医院支援一批、开业抽调支持一批、区域医技机构共享一批,缓解基层人才缺乏问题。

    2018年,广东出台《广东省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从实施基层人才专项公开招聘、全科医生培养、全科医生特设岗位招聘、扩大订单定向招生、实施百名首席专家和千名高校毕业生下基层计划等方面,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据统计,2017年起,我省连续三年扩大订单定向招生人数,2018年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招收培养订单定向医学大学生1020名,2019年招收1474名,并将订单定向计划指标重点向47家升级建设的中心卫生院倾斜,优先为47家升级建设的中心卫生院定向培养医学人才。

    除了在招收医学毕业生层面“开源”,广东还实施了“三羊计划”与“填洼计划”。“三羊计划”主要面向县级医院人才培养,即医院领导要当好“牧羊人”、学科带头人要当好“领头羊”、普通技术人员当好“羊群”。

    三年来,“填洼计划”已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培养约2万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健康守门人”。

    “三羊计划”与“填洼计划”相互补充,构成了县、镇、村三级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体系,扎实扎牢基层卫生网底的目标。截至2019年6月,广东已在10个地市开展了现场培训,据统计,线下培训人数已超过2000人,线上线下培训总人数已达6000余人。

    2018年,为了确保47家升级建设中心卫生院开业时达到县级医院人员配置标准,广东提出了实施百名首席专家和千名高校毕业生下基层计划。

    以百名首席专家下基层计划为例,广东选聘了100名首席专家作为升级建设中心卫生院科室带头人,由省财政每人每年给予首席专家20万元的补助,为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2019年10月,广东加强基层医疗人才建设再次“加码”,出台了《广东省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增量提质实施方案(2019—2022年)》,明确到2022年,通过人才招聘、引进、培养和技术人员下沉等措施新增卫生人才3万人。

    届时,广东的基层卫生人才数量将从10万人增加到13万人,其中中医增加2000人,每千人口基层卫生人员数从2.62人增加到3.5人;累计培训全科医生1万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从2.1人增加到3人;医护比从1∶1.14增加到1∶1.25,基本解决基层卫生人才不足问题。

    激发活力▶▷

    全省基层推广“一类财政供给二类绩效管理”

    一直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在“大锅饭”下,医生干多干少都一样,基层医生不愿意看病、推诿病人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基层薪酬待遇低,吸引不了人才,也留不住人才。

    如何激发基层医疗的活力,充分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2017年起,广东创造性地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的举措,打造出了全国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的“广东经验”。

    这一举措,明确政府财政对作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保障责任。在绩效上,允许突破一类绩效总量按二类标准核定,允许医疗收入扣除成本后按规定提取为奖励性绩效工资,基层可自主制定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广东印发了《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的意见》,将“两个允许”细化成“六个允许”,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工资收入等作出具体而明确的规定,进一步激发了基层活力,调动了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

    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松绑”效果,在广东各地逐渐显现。

    2018年,广州花都区明确提出,基层医疗机构不再执行“收支两条线”,实现“一类供给二类管理”,同时将乡医编制全部并入了卫生院编制管理,乡医全部变成了“镇医”,拥有统一的发展平台和职称晋升渠道。这让乡村医生更安心地扎根在村卫生站。

    “90后”医生梁辉武“逆向选择”,从佛山三甲医院辞职“回流”至广州花都区花山镇卫生院工作,不久前更是“下村”来到花山镇永乐村卫生站工作,他说,自己看中的是这里的正规编制和晋升渠道。

    越来越多“高学历、高技术、高素养”的医生来到村民家门口,医疗质量有保障,村民们在卫生站就诊的意愿越来越高。2018年,花都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量同比增长18.0%,住院量同比增长13.7%。2018年,全区基层业务量收支结余2226万元,其中60%用于增发医务人员绩效。

    在阳江阳西县,“大锅饭”被打破,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2018年,阳西县镇卫生院门急诊量增长18%,住院量增长21%,医疗服务占比升到32%,人员经费支出占比升到45.3%。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副司长庄宁说,广东在基层落实“两个允许”,推进“一类保障二类管理”,有效解决基层动力不足、活力不够等问题,对全国深化基层综合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广东省“一类财政供给二类绩效管理”的创新改革举措留住了基层人才、增强了基层业务能力、提升了基层医疗质量、赢得了基层群众满意。2019年,这一经验入选中组部《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丛书,并作为全国卫生健康领域唯一典型案例写入全国干部培训教材之《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篇章。

    形成合力▶▷

    54家三甲医院“组团式”帮扶78家县级医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仅靠自身,发展会比较缓慢,要想快速提升医院的医疗专科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还需要各方形成合力。

    从一开始,广东就提出,要积极探索建设医疗联合体或医疗共同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大城市医院对口帮扶力度,实施组团式“一对一”精准帮扶,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2019年10月,广东出台《广东省加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到2020年6月,广东将实现全省所有县、市、区的县域医共体全覆盖。到2020年底,各地级以上市至少初步建成1个优质高效运行的县域医共体,医共体所在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左右。

    县域医共体是广东强基层的一大举措,有利于建立县镇村三级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有效解决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一方面,县级医院要推动医务人员往下沉。实施方案指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分别核定,由县域医共体统筹使用,着力推动县域医共体医务人员合理有序流动,重点下沉到镇、村级医疗卫生机构。

    另一方面,为了提升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建设优质高效的县域医共体,广东放出了“组团式”紧密型帮扶的“大招”。

    2019年12月17日,省卫生健康委召开全面开展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启动会。54家三甲公立医院“组团式”帮扶78家县级公立医院,通过专家“手把手”“师带徒”等措施,为当地培养一批紧缺专科医疗人才,争取到2021年,受援医院县域住院率提升至85%以上,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广东还利用“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信息化手段,来解决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的问题,让基层群众分享城市优质资源。

    2019年5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广东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我省全民健康信息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根网线,可以将上级医院的优质专家资源输送到基层,让基层群众获得优质医疗服务,同时基层医生的医疗业务水平也会在对比学习中得到提升。

    截至目前,广东建成91家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体系覆盖了20家省级医院、56家县医院、1146家乡镇卫生院和2377个村卫生站。2019年9月,广东还为全省2277个贫困村卫生站全部配置智能健康设备包,村医可以与上级医院实现远程会诊。

    数说成果

    ●47家升级建设中心卫生院全部开业,新增病床10341张,卫生技术人员增加3260人

    ●190家升级建设的县级公立医院基本完成主体基建工程,73家投入使用,全部建成后将新增3万多张病床

    ●488间乡镇卫生院及1万间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基本完工

    ●56家县级急救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

    ●54家三甲公立医院与78家县级公立医院建立起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关系

    ●为粤东粤西粤北培训全科医生17273名、产科医生(含助产士)3128名、儿科医生1096名,招收订单定向医学生3375名

 
关闭窗口
 相关资讯
 · 广东医疗“强基层”三年成
 · 双峰县:健康扶贫入微入细
 · 麻阳:健康扶贫全覆盖 贫
 · 四面山家庭医生勤履约 健
 · 横岭瑶族乡:加强村卫生室
 · 佛山市帮扶凉山州喜德县医
 · 山东省庆云县:“两癌”检
 · 国家卫健委:深入推进健康
 · 【脱贫攻坚】健康扶贫,为
 · 健康扶贫惠民生 柳药股份
 · 丹阳健康扶贫慈善救助比例
 · 甘肃中医药健康扶贫行动计
 · 提升基层政府治理能力 打
 · 医疗扶贫,照亮贫困家庭的
 · 广东健康扶贫物资首场地市
 · 健康“守护人” 陇南市武
 · 福建健康扶贫“师带徒”模
 · 深化健康扶贫 沪滇协作打
 · 彭丽媛希望继续支持参与健
 · “健康扶贫”助力贫困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