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站 内 搜 索
广东实现中医馆全覆盖 中医药医保报销范围进一步扩大
作者: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23-11-25 已被阅读:

2021年12月,广东成为首批获准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的省份之一。一年多来,广东在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上有何新进展?11月23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系列新闻发布会在广州召开。启动一年多来,广东在打造医疗、创新、人才、产业和国际化五大高地上成效显著。目前全省已建成中医馆1831个,实现省域全覆盖,21个地市和108个行政建制县(市、区)均设立中医药管理机构。

广东中医诊疗量占全国十分之一

近年来,广东大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的中医药服务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2022年,全省中医医疗机构2.4万个,中医诊疗量1.87亿人次,占全省诊疗量的23.3%,约占全国的10%。

推动县级公立中医医院升级建设是一大关键举措。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介绍,广东重点扶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展:各级财政投入了118.72亿元支持58家县级公立中医医院升级建设;28家城市三甲中医医院启动紧密型“组团式”方式对口帮扶42家县级中医医院;2022年起,陆续安排5600万元支持28家县级中医医院开展“两专科一中心”建设,推动打造基层中医药服务龙头。

不仅如此,广东还先后投入1.8亿元部署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建设工作,目前全省已建成中医馆1831个,实现省域全覆盖。2023年起,重点安排1380万元支持粤东粤西粤北9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馆内涵建设,安排1742万元支持87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建设中医阁。

如何让高素质人才逐级向下流动,使优质资源下沉?徐庆锋介绍,一方面,广东实施中医师承薪火工程,让100名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带教培养200名基层中医药骨干人才;另一方面,实施基层中医药人才工程,每年培训100名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和500名基层卫生技术人员。

多措并举之下,广东基层服务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截至2022年底,城乡每万居民有0.61名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占同类基层机构诊疗总量的33.83%,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儿童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分别为64.09%和80.28%。

10个港澳外用中成药获批内地注册上市

近年来,广东如何推动粤港澳中医药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玲介绍,广东充分落实“港澳药械通”政策,打通了国际先进创新药械快速进入内地临床应用的通道。截至目前,“港澳药械通”共批准指定医疗机构19家,批准药械48种,其中药品27种、医疗器械21种。

广东对港澳已上市传统外用中成药简化注册审批。王玲介绍,截至目前,已有10个港澳外用中成药获批内地注册上市,其中澳门2个,香港8个。

广东还支持港澳药品跨境在大湾区内地生产,推动大湾区产业一体化发展。王玲介绍,一方面,通过首创“港澳持有+大湾区内地生产”的监管模式,发挥粤港澳三地中药产业各自的优势和特色,推动形成互补互动的产业链条。目前,已有麝香活络油等2个香港药品顺利实现跨境生产上市;另一方面,广东推动大湾区内地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成功跨境至澳门使用。目前,广东省中医院首批6个院内制剂批准跨境至澳门镜湖医院临床使用,让内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更好地惠及澳门居民。

首批“岭南名方”品种纳入医保报销

广东中药产业家底丰厚。2022年,全省中药材种植年产值约284.1亿元,全省中药工业营业收入636.81亿元。徐庆锋介绍,今年,广东新增“岭南新八味”道地药材保护名录,首批18个中药制剂入选“岭南名方”,建设18个省级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建中华老字号中药广州现代产业城。

广东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在全国具有特色优势。为进一步挖掘广东在临床上具有独特优势的中药制剂品种,逐步建立“岭南名方”品种库,2022年,广东省医疗机构制剂“岭南名方”遴选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最终评选出复康宁胶囊、助孕丸和清金得生片等3个品种为首批“岭南名方”品种,贞术调脂胶囊、心阳片等5个品种为“岭南名方”孵育品种。

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锦汤介绍,对遴选为“岭南名方”品种的医院制剂,广东出台了一揽子政策给予支持,不仅建立纳入医保药品目录的绿色通道,还按规定纳入长期处方管理范围。定点医疗机构可根据病情需要,将单次处方用药量延长到12周。此外,“岭南名方”品种可由生产的医疗机构自行定价,全省统一价格和挂网采购;

“使用‘岭南名方’品种的费用,个人不先行自付。”李锦汤说,“岭南名方”品种纳入医保基金单独支付范围,按照单独支付政策执行。参保患者在省内调剂的定点医院机构使用“岭南名方”品种产生的医疗费用,医保基金按规定予以支付。

中级医师基层工作满十年可认定为“副高”

当前,广东正在打造人才高地,中医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徐庆锋介绍,广东建设首批4家省级高水平中医药学院,中医学本科专业在校学生数量持续领跑全国。实施中医师承薪火工程和基层中医药人才工程,全省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达5.66万人。选树“大医精诚”典型,新评选第五届省名中医80名,对取得中级职称后在基层工作满10年的专业人才,可直接认定副高职称。

在打造人才高地过程中,广东将完善中医药人才职称评价体系作为广东省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价改革的重点改革任务推进,已基本建成中医思维、临床能力和社会认可度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申报人数大幅增加,“破四唯”成效显著,与临床结合更紧密。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袁伟说,基于临床指标,重点从中医药人才的技术能力、质量安全、资源利用、患者管理四个维度开展评价,打破改革前不注重临床积累的局面,真正把“会看病、看好病”作为评价主要内容。

建立全省统一中医优势住院病种分值库

在推进中医药发展过程中,广东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医药服务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初步建立起中医特色的医保支付体系。目前,广东已将1655种中药饮片、1360种中医医院制剂、136种具有传统中医特色的诊疗项目纳入我省医保支付范围,进一步支持中医药应用。

李锦汤介绍,广东创新性开展中医药服务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组织专家遴选了169个中医优势住院病种和56个中医日间治疗病种,实施按病种分值付费,并建立了全省统一的中医优势住院病种分值库。今年,组织专家制定了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进一步提高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诊疗及医保支付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激发医疗机构积极使用中医药治疗的内生动力,让广大参保人享受到中医适宜技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大医保支付政策支持基层的力度,通过中医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李锦汤说,广东还遴选9个适宜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的中医基层病种,实行同病同分值同标准支付,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制定了中医治未病服务包等6个家庭医生中医服务包,将其纳入家庭医生签约内容,并将符合规定的费用纳入普通门诊统筹支付范围。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慢性病、医疗康复等中医药服务。率先培育了以德庆县中医院为龙头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开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动优质中医药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提升基层中医服务能力。

 
关闭窗口
 相关资讯
 · 广东实现中医馆全覆盖 中
 · 广州番禺普瑞眼科“关爱大
 · 封开县人民医院:党建心连
 · 广州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医疗
 · 广东出台27条措施 进一
 · 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
 · 粤喀共建国家中医湿证重点
 · 佛山·茂南卫生健康首次对
 · 广东奋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
 ·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 广东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印
 · 国家卫健委:全民健康信息
 · 广东出台医疗救助办法,聚
 · 东莞市“组团式”帮扶沿河
 · 民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
 · 2024年1月1日,《东
 · 广州市医疗人才“组团式”
 · 国家卫健委:四方面举措推
 · 肇庆市中心人民医院推动慈
 · 国家卫健委:落实党的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