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第三届
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产业扶贫开发
论坛2005年会上的讲话
(2005年5月27日)
贾 庆 林
同志们,朋友们: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产业扶贫开发论坛2005年会,是一次重要的会议。党中央、国务院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曾庆红同志都先后作出重要批示。刚才,胡富国同志代表协会作了讲话,有关方面的几位同志和朋友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大家讲得都很好。这里,我和回良玉副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心、支持和积极投身于中国扶贫开发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工商界朋友,向工作在扶贫开发第一线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
我们党历来以团结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为己任。新中国成立以后,为改变旧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为使全国各族人民的生活不断好起来,党和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巨额资金,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和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20多年里,全国农村有2.2亿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1978年的30.7%下降到2003年的3%左右。扶贫开发实现了贫困地区广大农民群众千百年来吃饱穿暖的愿望,为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解决了这么多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都是了不起的成就,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壮举。
在扶贫开发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扶贫方式,积累了不少的成功经验,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道路。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带动下,社会各界包括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私营企业和志愿者个人,积极参与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带头参加的定点帮扶、东部发达地区帮助中西部贫困地区的“东西协作扶贫”、民主党派开展的“智力扶贫”、共青团中央组织的“希望工程”、全国工商联主办的“光彩事业”、全国妇联组织的“巾帼扶贫行动”、中国扶贫基金会创办的“天使工程”等一系列活动,形式多样、有声有色,形成了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扶贫的可喜局面,为缓解和消除中国的贫困现象、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农村脱贫致富,而且增强了全体社会成员的责任感,弘扬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在扶贫事业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这个基本国情将长期存在。到2003年底,全国仍有2900万贫困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同时,还有5600多万贫困人口刚刚解决温饱,收入还不稳定,一遇天灾人祸,很可能暖而复寒、饱而复饥。这些情况表明,我国消除贫困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还需要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的十六大明确了本世纪头20年我国的奋斗目标,这就是要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为此,我们要用10年时间尽快解决极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落后状况,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
当前,我们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解决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面临着十分有利的机遇和条件。我国的综合国力已显著增强,可以投入更多的力量促进贫困地区开发建设。贫困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也已有了很大改善,为加快扶贫开发步伐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这是搞好下一阶段扶贫开发最重要的条件。我们要树立必胜的信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扶贫工作的方针政策,明确思路,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扎实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不仅是党和政府的重要任务,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举全国之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事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效扶贫形式。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把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帮助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社会各界包括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私营企业和志愿者个人,都要积极投身到扶贫开发的事业中来,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改善生活,献一份爱心,做一份贡献。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自1993年成立以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引导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开展产业开发扶贫,有效实施“甘泉”工程和健康扶贫工程,大力开展劳动力培训,为加快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步伐、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工作、对于类似产业扶贫这样的活动继续给予支持和扶助。同时,也希望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进行有效扶贫,不断壮大会员队伍,努力争取国际社会的帮助和支持,积极探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中国扶贫开发的新机制、新路子,进一步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把扶贫开发事业推向前进。
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在引导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开展扶贫开发活动中做了大量工作。一些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副主席直接参加了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的组织领导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我们希望更多的统一战线成员参加到各种形式的扶贫活动中来,为推进扶贫开发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各级政协组织和统战部门要继续组织统一战线成员帮助老少边穷地区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开展智力支边,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继续鼓励私营企业主发扬“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共同富裕,义利兼顾、德行并重,发展企业、回馈社会”的光彩精神,推进光彩事业的深入开展,在扶贫开发的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下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问题。在今天上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突出抓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加大国家扶贫资金对民族地区贫困县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明天,温家宝同志还要发表讲话,就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温家宝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搞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对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巩固的重大意义,把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作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要加大对特困民族地区、边疆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中来,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同志们、朋友们,努力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造福亿万群众的崇高事业。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艰苦奋斗,扎实工作,为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
|
|
|
深圳友好中西医结合门诊部 |
|
深圳观澜王留娣妇科 |
|
深圳泰康门诊部 |
|
深圳辛和门诊部 |
|
深圳中兴门诊部 |
|
广州番禺怡和康复门诊部 |
|
|
|
|
|
|
|